国家监督抽查中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国家监督抽查是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组织有关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生产、销售的产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对抽查结果依法公告和处理的活动,是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家监督抽查的特点主要有:突出重点,依法行政,客观、公正、科学,扶优与治劣并重,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充分依靠行业和地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收费等特点。国家监督抽查所需费用由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解决,财政部门专项拨付的国家监督抽查经费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使用。
国家监督抽查分为两种,分别是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抽查和不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定期实施的国家监督抽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根据产品质量状况及出现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随时不定期组织实施。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流程和质量判定依据是什么?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抽查计划。质检总局根据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消费者或者有关组织反映的热点问题,重点从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等方面,制定出某个季度抽查的计划或专项抽查计划。
第二步:布置抽查任务。确定计划后,通知有关执行单位,向其下达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并召开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布置会。要求各承检机构对国家监督抽查中确定的产品和被抽查企业的名单必须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事先泄露和通知被抽查企业。
第三步:汇总抽查结果,对外发布。质检机构在接收任务后,立即组织实施抽样检验工作,并将结果及时上报质检总局。质检总局汇总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并向社会发布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公告。
第四步:处理工作。质检总局将各省的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转发到省局,由各省局针对本省的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后处理。国家监督抽查的质量判定依据是被检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企业明示的企业标准或者质量承诺。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企业有哪些权利?
一:知情权。有权知道有关抽样方法、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和判定规则等内容;有权查验抽样人员的身份、任务;有权知道处罚的依据和结论。
二:拒绝权。如果承检机构在抽样过程中有不符合国家监督抽查程序规定的,企业有权拒绝抽样。
三:提出异议权。企业有权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但企业必须在接到《检验结果通知单》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实施国家监督抽查的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书面报告,并抄送检验机构,逾期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承认检验结果。
四:申诉举报权。如果承检机构有不公正行为的,企业可以向质检总局举报。企业有权对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也有权举报抽查中工作人员营私舞弊及其它不公正行为。
怎样有效保证国家监督抽查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保证公开性原则应做到:
(1)将监督抽查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各方面的了解和查询;
(2)监督抽查中有关抽样方法、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和规定向企业公开,企业有权了解和查询;
(3)承检机构的检验操作方法和过程向企业公开。企业有疑问的,可以向承检机构咨询。
保证公正性原则应做到:
(1)监督抽查抽样时,严禁被抽查企业或者与其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企业参与接、送站等各种接待工作;
(2)承检机构在对被抽查企业的样品进行检验和下判定结论的时候必须公正,不得弄虚作假;
(3)检验机构应当如实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不得瞒报,并对检验工作负责。
(4)检验机构不得利用政府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
保证科学性原则应做到:
(1)监督抽查的抽样方法、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判定规则等,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设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在检定周期内保证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从事监督抽查工作的抽样、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质检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将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其从事国家监督抽查工作资格等措施,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怎样公布?消费者在什么地方可以查询到抽查结果?
国家质检总局定期向社会发布国家监督抽查公告,发布近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新闻发布稿,表扬一批产品质量较好企业、曝光产品质量较差的企业,另外,还向消费者提供各类消费品的日常选购小常识,引导消费者选购。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一般会在各媒体上公布,如中国质量报等,也可以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站
(www.aqsiq.gov.cn)查询。
消费者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产品质量民事纠纷问题?
我们提供以下几种解决方案供参考:
一:提倡当事人各方相互协商,自行和解。损害方如果能够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即可迅速解决纠纷。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双方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耗费的精力和费用,节约时间,防止损害扩大,有利于保持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可以请当地的质监、消费者组织等进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产品质量争议,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申请仲裁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